我想您对旧体诗词有认知误区。【唐诗】就是唐朝的诗,并非是指诗的题材。当然,如果您指的是想学【唐诗】的那种诗作风格,也并无不可。只是希望提问的时候尽量能把问题描述准确些。
鉴于提问主对于诗的认知程度,我觉得需要先科普下【诗歌】的分类问题:诗分为古体和近体诗。近体诗又包括了律诗、平韵绝句(叶平韵的绝句);而除去近体诗之外的统称为古体,其中包括了:歌行、乐府、五七言诗,四言诗等等。古体诗相对于近体而言,对于格律限制较少、不必拘守对仗、声律。近体诗则对于格律(对仗、押韵等方面)非常之严格。
而唐诗则是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涵盖的范围相当之广袤:
从体裁来看,包含了所有分类(古体和近体都有);
从风格上来看:有沉郁的、清新的、浑厚的、绮丽的;
从题材来看:有田园山水的、闺怨的、边塞的...
如果您说要学唐诗,那么就得去所有的诗歌体裁、唐诗人所有风格---这才叫学唐诗,但是这是可能完成的么?所以,我们谈学诗,只能是说学古体诗、还是近体诗。
大致明白了方向,我们才来谈谈学诗看什么书。陆游虽然被称之为“诗家之噩梦,无冕之乾隆”....但是他有句诗说的挺好:“汝果欲学诗 功夫在诗外”。诗的本质就是【诗言志】,而怎么表达这个【志】、甚至于这个【志】都得是从【诗外】得来:思考和阅读。而这两者基本上是需要长期的、丰富的阅读。杜甫自己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鉴于此,对于读书这事而言,我只能提一点建议:不可偏废。如果再往下延伸,具体到那些书籍。我提两类【入门类】和【不能学之类】。
入门类诗格式的入门在格律、文言文基础以及基本的审美观。
格律
《诗词格律》王力
诗词格律主要是针对近体诗的,古体诗其实不讲究这么多。或者这本书都不用买,上网输入以下几个关键词:平仄、押韵、近体诗格式。然后自己认真揣摩个把星期,其实就能八九不离十了。
文言文基础
文言文基础就是指诗歌中的语法、文字表达甚至于语感的培养。现在很多人学诗,用的是【自定义式的文言文】,古人看不懂、现代人看不懂甚至自己写了都看不懂。而语感并非天生,往下限说:最开始得学会如何用文言把诗写顺畅了。这里我推荐两本书,一本是《古文观止》,一本是《昭明文选》。
《古文观止》由清代吴兴祚审定并作序,序言中称"以此正蒙养而裨后学",当时为读书人的启蒙读物。
《昭明文选》是现存的最早一部汉族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推荐上海古籍出版的李善注《文选》。前面提到的《观止》所选的都是相对比较浅显的散文,《文选》则是在《观止》读明白了基础上再去精度。
审美观
谈审美的基础条件就是得分清楚一首诗的好坏来。这就得需要有意识的去读古人的诗集,去培养那种直觉以及审美。一般说学诗都学杜甫,这并不是说杜甫好学,而是说学杜甫起码路子不会走歪,像什么李白、李贺、李商隐之类的诗,不要学,不是说他们差,而是你也不知道怎么去学,相对来讲杜甫就显得“有迹可循”了。所以我建议学诗先用杜诗打底子,然后从明末清初的诗集看起:清朝的文法与现代最接近,而且号称“诗词中兴”,至于为什么从明末清末入手....因为文字狱的关系,清中期的诗好的很多,坏的也不少,所以为了避免初学分不清好坏而误读,所以干脆“一刀切”,读明末清末的便好了。比如遗民如顾炎武,清末如龚自珍等人的诗。
《杜诗详注》
顾炎武集《亭林诗文集》
龚自珍《定庵诗》
《唐诗鉴赏辞典》
不能读的
初学诗歌,所有的《诗话》都不要看。
初学诗歌,所有的《诗话》都不要看。
初学诗歌,所有的《诗话》都不要看。
重要的事,说三遍
- 上一篇:铁路内部经典打油诗,句句道出铁路人心声(铁路人抠门的打油诗)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网络文学#热门
- 名人名言#标签
-
诗词书籍 4月诗词 清诗句 柳 诗词 铁路诗词 描写春天的诗句 诗词中华 梅的诗词 四句诗词 中的诗词 阅读古诗词 优美诗词 拟人的诗句 关于兰的诗词 友谊的诗词 关于奋斗的诗句 凉 诗句 教师节的诗句 月 诗词 现代爱情诗词 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 励志古诗词 高考诗词 竹子 诗句 登山的诗句 形容桂花香扑鼻的诗句 坚持的诗词 月季诗词 茶诗词名句 春节古诗词 月的诗词 古诗词意象 诗词比兴 文言诗词 诗词佳句 我爱记诗词 快乐的诗句 美人诗词 喝茶诗词 第五季中华好诗词 初一必背古诗词 思念母亲的诗句 江湖诗词 好的诗词 练字诗词 三年级古诗词 陆游的诗句 古诗词改编的歌曲 中华经典诗词诵读 行路难诗句 中华好诗词第一季 写夏天的诗句 形容生活的诗句 明清诗词 春晓古诗词 关于雪的诗词 上海诗词 古诗词朗诵 舞 诗句 春 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