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是出自唐·马戴《灞上秋居》。
这两句大意是:异乡的树上黄叶飘落,寒凉的秋夜独对孤灯。前句写白天室外所见:秋风瑟瑟,落叶萧萧,最易触动人们悲感的季节到来了。而“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自己却羁旅他乡,有“根”而“归”不得,怎不令人触景伤怀呢?后句写夜晚室内所感:一灯如豆,青光独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只觉得孤独寂寞,寒夜难捱。从白昼到黑夜,从室外到室内,从所见到所感,两句诗酿造出浓重的羁愁旅思的氛围,在这氛围中的诗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怎样赏析诗句“来近灯前常暗淡?
“来近灯前常暗淡,去时花下忒分明”见清·李雯《望江南》〔朱阑暮〕。
忒:太。这两句大意是:飞近灯前常显得萤光暗淡,飞往花下才显得特别光明。
这两句写萤光在人们视觉形象中的变化。灯火比萤火明亮,所以来近灯前时,萤光显得暗淡;而飞到花下时,由于暮色浓重,萤光就显得特别明亮。这首词其中一部分是:“朱阑暮,点点动春星。~,曾伴玉人行。”正因为这些流萤“曾伴玉人行”,因此作者笔下就带有一种温馨的深情,你看它在暮色中飞近玉人的朱阑,就像点点春星降落人间。此情此景,简直美得迷人。同写萤火,角度不同,环境不同,作者的心情不同,风物景象也就显出差异,这正是我们应该仔细体味的。
请解释诗句: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赠卫八处士
作者: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这首诗是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杜甫自洛阳返回华州途中所作。卫八处士,名字和生平事迹已不可考。处士,指隐居不仕的人。
开头四句说,人生动辄如参、商二星,此出彼没,不得相见;今夕又是何夕,咱们一同在这灯烛光下叙谈。这几句从离别说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把强烈的人生感慨带入了诗篇。诗人与卫八重逢时,安史之乱已延续了三年多,虽然两京已经收复,但叛军仍很猖獗,局势动荡不安。
诗人的慨叹,正暗隐着对这个乱离时代的感受。
久别重逢,彼此容颜的变化,自然最容易引起注意。别离时两人都还年轻,而今俱已鬓发斑白了。“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两句,由“能几时”引出,对于世事、人生的迅速变化,表现出一片惋惜、惊悸的心情。接着互相询问亲朋故旧的下落,竟有一半已不在人间了,彼此都不禁失声惊呼,心里火辣辣地难受。
按说,杜甫这一年才四十八岁,何以亲故已经死亡半数呢?如果说开头的“人生不相见”已经隐隐透露了一点时代气氛,那么这种亲故半数死亡,则更强烈地暗示着一场大的干戈乱离。“焉知”二句承接上文“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诗人故意用反问句式,含有意想不到彼此竟能活到今天的心情。
其中既不无幸存的欣慰,又带着深深的痛伤。
前十句主要是抒情。接下去,则转为叙事,而无处不关人世感慨。随着二十年岁月的过去,此番重来,眼前出现了儿女成行的景象。这里面当然有倏忽之间迟暮已至的喟叹。“怡然”以下四句,写出卫八的儿女彬彬有礼、亲切可爱的情态。
诗人款款写来,毫端始终流露出一种真挚感人的情意。这里“问我来何方”一句后,本可以写些路途颠簸的情景,然而诗人只用“问答乃未已”一笔轻轻带过,可见其裁剪净炼之妙。接着又写处士的热情款待:菜是冒着夜雨剪来的春韭,饭是新煮的掺有黄米的香喷喷的二米饭。
这自然是随其所有而具办的家常饭菜,体现出老朋友间不拘形迹的淳朴友情。“主称”以下四句,叙主客畅饮的情形。故人重逢话旧,不是细斟慢酌,而是一连就进了十大杯酒,这是主人内心不平静的表现。主人尚且如此,杜甫心情的激动,当然更不待言。“感子故意长”,概括地点出了今昔感受,总束上文。
这样,对“今夕”的眷恋,自然要引起对明日离别的慨叹。末二句回应开头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暗示着明日之别,悲于昔日之别:昔日之别,今幸复会;明日之别,后会何年?低回深婉,耐人玩味。
诗人是在动乱的年代、动荡的旅途中,寻访故人的;是在长别二十年,经历了沧桑巨变的情况下与老朋友见面的,这就使短暂的一夕相会,特别不寻常。
于是,那眼前灯光所照,就成了乱离环境中幸存的美好的一角;那一夜时光,就成了烽火乱世中带着和平宁静气氛的仅有的一瞬;而荡漾于其中的人情之美,相对于纷纷扰扰的杀伐争夺,更显出光彩。“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被战乱推得遥远的、恍如隔世的和平生活,似乎一下子又来到眼前。
可以想象,那烛光融融、散发着黄粱与春韭香味、与故人相伴话旧的一夜,对于饱经离乱的诗人,是多么值得眷恋和珍重啊。诗人对这一夕情事的描写,正是流露出对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视,它使读者感到结束这种战乱,是多么符合人们的感情与愿望。
这首诗平易真切,层次井然。
诗人只是随其所感,顺手写来,便有一种浓厚的气氛。它与杜甫以沉郁顿挫为显著特征的大多数古体诗有别,而更近于浑朴的汉魏古诗和陶渊明的创作;但它的感情内涵毕竟比汉魏古诗丰富复杂,有杜诗所独具的感情波澜,如层漪迭浪,展开于作品内部。清代张上若说它“情景逼真,兼极顿挫之妙”(杨伦《杜诗镜铨》引),正是深一层地看到了内在的沉郁顿挫。
诗写朋友相会,却由“人生不相见”的慨叹发端,因而转入“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时,便格外见出内心的激动。但下面并不因为相会便抒写喜悦之情,而是接以“少壮能几时”至“惊呼热中肠”四句,感情又趋向沉郁。诗的中间部分,酒宴的款待,冲淡了世事茫茫的凄惋,带给诗人幸福的微醺,但劝酒的语辞却是“主称会面难”,又带来离乱的感慨。
诗以“人生不相见”开篇,以“世事两茫茫”结尾,前后一片苍茫,把一夕的温馨之感,置于苍凉的感情基调上。这些,正是诗的内在沉郁的表现。如果把这首诗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对照,就可以发现,二者同样表现故人淳朴而深厚的友情,但由于不同的时代气氛,诗人的感受和文字风格都很不相同,孟浩然心情平静而愉悦,连文字风格都是淡淡的。
而杜甫则是悲喜交集,内心蕴积着深深的感情波澜,因之,反映在文字上尽管自然浑朴,而仍极顿挫之致。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网络文学#热门
- 名人名言#标签
-
灯 诗句 关于长征的诗词 取名字的诗词 儿童 古诗词 雪诗词 勇敢的诗词 中华好诗词第五季 小学 诗词 怀念逝去长辈的诗句 安诗词 古诗词网 唯美诗词 周年庆诗词 四年级的古诗词 月亮的诗句 田的诗句 武则天的诗词 错错错的诗词 诗经诗词 柳亚子诗词 愿望诗词 适合朗读的诗词 生活的诗词 母爱的诗词 螃蟹的诗词 诗句雪 讲诗词 缘的诗词 传统诗词 白居易诗词 藏诗句 梨花诗词 立夏诗词 诗词歌 花开诗词 红豆诗句 雨诗词 金庸的诗词 湖的诗句 优美古诗词 音乐诗词 鹧鸪天诗词 关于水的诗词 放弃的古诗词 夏天的古诗词 知青诗词 燕 诗句 诗词手抄报 毛泽东诗词 有名诗词 寂寞的诗词 元宵诗词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词 不拘一格降人才是谁的诗句 古诗词网名 君 诗词 叶嘉莹诗词 草原的诗词 魏晋诗词 文言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