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生
—— 诗经·唐风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译文】
葛生长覆盖住荆条,蔹蔓生在田野。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居处?
葛生长覆盖酸枣树,蔹蔓生在坟头。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睡眼?
角枕灿烂啊,锦缎被子鲜明啊。
我的爱人葬身此地,谁来陪伴孤独的白日?
夏季的天酷长,冬季的夜漫漫。
只有百年以后,到这儿共同居住!
冬季的夜漫漫,夏季的天酷长。
只有百年以后,到这儿共同居住!
【背景】
这首诗被后人认为是‘悼亡诗之祖’。朱守亮《诗经评释》中说其“不仅知为悼亡之祖,亦悼亡诗之绝唱也”,又认为“后代潘岳、元稹的悼亡诗杰作”,就本诗的艺术魅力和对后世悼亡诗歌的创作影响而言,这种评价是当之无愧的。
流沙河《诗经点醒》第四讲:《绿衣》《硕人》与《燕燕》
绿 衣
——诗经·邶风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陨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译文】
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面子黄里子。
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止!
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上衣黄下裳。
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忘!
绿丝线啊绿丝线,是你亲手来缝制。
我思亡故的贤妻,使我平时少过失。
细葛布啊粗葛布,穿上冷风钻衣襟。
我思亡故的贤妻,实在体贴我的心。
【背景】
这首诗同样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中国第一首‘悼亡诗’,和《葛生》均奉为悼亡诗经典。同时,此诗在文学史上有较大的影响:晋潘岳《悼亡诗》很出名,其实在表现手法上是受《绿衣》影响的;再如元稹《遣悲怀》,也是悼亡名作,其第三首全由《绿衣》化出。可见此诗在表现手法上实为后代开无限法门。
悼亡诗
——潘岳·魏晋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勉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仿佛,翰墨有余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背景】
据说,潘岳的妻子杨氏是西晋书法家戴侯杨肇的女儿。杨氏去世后,潘岳除过《悼亡诗》三首外,还有《杨氏七哀诗》等。潘岳所做《悼亡诗》一共三首,分别作于杨氏去世的下一年的春天、秋天和冬天。
悼亡诗
——沈约·南朝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屏筵空有设,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背景】
这首诗是沈约为悼念亡妻而作,其对后世以离别哀亡的为题材的诗词作品有较大影响。把南朝之前类似作品的哀而不伤(如潘安《悼亡诗》)的境界真正推向哀伤并茂的新境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沈腰’之说。《梁书·沉约传》载:沉约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言己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以此推算,岂能支久?”后因以“沉腰”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李煜词中有“沈腰潘鬓消磨”一句,明代诗人夏完淳也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带三围恨沈郎”之诗句,均典指沈约。
《离思》(其四)元稹
离思·其四
——元稹·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背景】
元稹的悼亡诗一直以前都是传唱的经典,此篇作品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词意豪壮,用笔极妙。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成为唐人悼亡诗中的千古名篇。同时,他的“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之类的诗句也已成了流传千古的名句。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
江城子
——北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背景】
这首词将梦境与现实交融而为一体,浓郁的情思与率直的笔法相互映衬,既是悼亡,也是伤时,把哀思与自叹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绝,读之催人泪下。
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上)
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下)
鹧鸪天
——贺铸·北宋
重过阔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白头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背景】
这首词是贺铸为悼念亡妻赵氏而作,亦是唐宋之后悼亡诗歌中不可多得的名篇。作者沉痛地表现出了对亡妻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怀念。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沈园二首
——陆游·南宋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背景】
《沈园二首》是陆游为悼念前妻唐婉而作,连同此后关于沈园的多首悼亡诗,可以说构成了一个具有相当情节和规模的系列。在民间流出最广的其实是‘沈园’系列 真正的起点——陆游和唐婉各赋的《钗头凤》一首。
莺啼序·春晚感怀
——吴文英·南宋
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招入仙溪,锦儿偷寄幽素。倚银屏,春宽梦窄,断红湿、歌纨金缕。暝堤空,轻把斜阳,总还鸥鹭。
幽兰渐老,杜若还生,水乡尚寄旅。别后访、六桥无信,事往花委,瘗玉埋香,几番风雨?长波妒盼,遥山羞黛,渔灯分影春江宿。记当时、短楫桃根渡。青楼仿佛,临分败壁题诗,泪墨惨淡尘土。危亭望极,草色天涯,叹鬓侵半苎。暗点检、离痕欢唾,尚染鲛绡;躲凤迷归,破鸾慵舞。殷勤待写,书中长恨,蓝霞辽海沉过雁,漫相思、弹入哀筝柱。伤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断魂在否?
【背景】
《莺啼序》是吴文英悼念亡妾诸作中篇幅最长、最完整、最能反映与亡妾爱情关系的一篇力作。它不仅形象地反映出与亡妾邂逅相遇及生离死别,而且字里行间还透露出这一爱情悲剧是由于某种社会原因酿成的。它感情真挚,笔触细腻,寄慨遥深,非寻常悼亡诗词之可比。
沁园春
—— 纳兰性德·清
序: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月,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背景】
这首《沁园春》是纳兰性德众多悼亡诗词作品中最哀婉痛彻的一首,自亡妻一别,其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
在纳兰性德众多悼亡诗歌中,除这首《沁园春》外,另一首《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同样可堪称千古传唱的绝笔之作,其人其性,足见一斑。
附: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都薄命,到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 上一篇: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更法”爱国诗人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网络文学#热门
- 名人名言#标签
-
哀悼的诗词 不拘一格降人才是谁的诗句 诗词活动 6年级诗词 喜欢一个人的诗句 创新 诗词 诗词吾爱 抒情诗词 仙剑奇侠传诗词 古诗词背景图 带鸟字的诗句 三国演义诗词 向日葵 诗句 热诗词 美女的古诗词 毛泽东诗词六盘山 书诗词 凉 诗句 激动的诗词 朋友聚会的诗词 朋友 诗词 深秋的诗句深秋的诗词 经典诗词 白居易的诗词 李清照诗词 诗词个性签名 夜 诗词 赏析诗词 诗词手抄报 告白诗句 诗词书籍 4月诗词 清诗句 柳 诗词 铁路诗词 描写春天的诗句 诗词中华 梅的诗词 四句诗词 中的诗词 阅读古诗词 优美诗词 拟人的诗句 关于兰的诗词 友谊的诗词 关于奋斗的诗句 教师节的诗句 月 诗词 现代爱情诗词 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 励志古诗词 高考诗词 竹子 诗句 登山的诗句 形容桂花香扑鼻的诗句 坚持的诗词 月季诗词 茶诗词名句 春节古诗词 月的诗词